在党旗前,九旬艺术家游本昌以“准备了一个月”的郑重态度,一字一句念出入党誓词。这一幕不仅是个人生命价值的升华,更为党员教育工作点亮了一盏不灭的明灯——这盏灯里燃烧的,正是以信念、奉献、学习三味真火炼就的信仰之光。
燃信念之火,炼就“金石为开”的至纯之味。游本昌以耄耋之年入党,其誓言准备之认真,如琢如磨,“每个字都要刻在脑子里”,正是对信念纯度最生动的诠释。党员教育当以此为范,在灵魂深处筑牢信仰之基。从张桂梅扎根山区四十余载的执着奉献,到无数无名党员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无不印证了信念如磐石之于建筑根基的重要性。教育需将理论之“盐”融入实践之“汤”,让“对党忠诚”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党员生命的真切底色与行动自觉。唯有此般“金石为开”的纯粹信念,才能让党员在时代风浪中稳如磐石。
燃奉献之火,淬炼“舍我其谁”的担当之味。游本昌主动退出白玉兰奖申报,甘为后辈让路;胡歌感慨“他就是这样一直在帮助年轻人”,这正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无言注解。党员教育必须深植此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从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到黄文秀将青春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战场,奉献精神始终是党员最鲜明标识。教育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激发行动自觉,把奉献熔铸于服务人民的实践之中。当“爷叔”济公的蒲扇扇旺奉献之火,便是对“永不叛党”誓言最铿锵的回响。
燃学习之火,升华“日新又新”的觉悟之味。“努力,永远要学习”——游本昌对青年的赠言,亦是其艺术生命常青的密码。党员教育当以“日新又新”为追求,让学习成为力量之源。从“窑洞对”的历史回响到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本领恐慌,学习始终是我党突破困境、开拓新局的关键密钥。教育需引导党员将学习内化为政治责任与精神追求,如游本昌一般“学习才能进步,学习就有希望”。唯有永不停步的学习之火,方能照亮“永不叛党”的觉悟之路。
党员教育不是一时的灌输,而是一场铸魂育人的“真火”淬炼。当以游本昌“将每个字刻在脑子里”的敬畏点燃信念之火,以其“主动退出评奖”的胸襟燃旺奉献之火,以其“永远要学习”的箴言升华觉悟之火——三味真火熔铸一体,方能锻造出新时代党员那“永不叛党”的铮铮铁骨与赤子丹心。这堂由九旬“济公”在党旗下讲授的无声大课,其蒲扇所扇动的,正是党员教育这炉长燃不熄的信仰之火。(作者单位:新城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