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的餐饮质量一直备受家长关注,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的家长们却非常放心,因为学校食堂是一个“妈妈食堂”,超过一半的员工是在读学生的家长,从采购到烹饪全程参与,既让孩子吃上放心饭菜,又能吃出“妈妈的味道”。(5月8日《现代快报》)
多年来,如何办好“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生食堂,一直是许多学校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于是,有的学校推行“校长陪餐制”,有的学校推行“家长陪餐制”,其目的就是确保学生餐成为“放心餐”。
虽然各地各学校通过推行校长陪餐制、家长陪餐制等方式予以监督食堂卫生和安全,确实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很多时候,校长陪餐也好,家长陪餐也罢,往往是形式大于意义,因而,学生餐依然难以成为“放心餐”。近年来,不是有多地学校食堂的菜肴中发现有老鼠头等异物的事例吗?
难道就没有一个让学生餐成为放心餐的好办法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把学校食堂变成“妈妈食堂”的做法,无疑值得尝试。
据了解,该校食堂从2010年开始,就招聘学生家长到食堂工作,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员工是在读学生的家长。目前,学校食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妈妈食堂”。
笔者以为,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好处多多。一方面,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家长们就可以全方位、全链条地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监督,不仅让学校食堂多了一双“监督的眼睛”,而且也让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双重保障。另一方面,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也让那些不在学校食堂上班的家长们无形之中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用再担心学生餐的不卫生、不安全。同时,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也让不少家长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既解决了家长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家长的陪读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也让学校和家长之间拉进了距离,融洽了关系,增进了互信,家校互动更畅通了,家校沟通更和谐了。可以说,学校食堂成“妈妈食堂”,无疑是激发了多赢效应、乘数效应。
期待各地各学校不妨多多学习、借鉴和推广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把学校食堂变成“妈妈食堂”的好做法,把学校食堂办成“放心食堂”,让学生餐真正成为“放心餐”,从而切实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