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廖卫芳:把“农家书屋”建成村民的“致富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4-14 字体: [大][中][小]

    农家书屋越建越好,何以“屋”尽其用?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的做法是: “农家书屋+”模式,汇聚乡村精气神,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4月14日《山西日报》)

    近年来,各地农村纷纷建起了农家书屋,这对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成了广大村民的“致富屋”。可以说,“农家书屋”的建立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和好评。

    笔者以为,要把“农家书屋”建成村民的“致富屋”,还需让农家书屋真正姓“农”,做到“农”字当头,切忌让农家书屋成为一种摆设。

    据了解,目前有不少村建立的农家书屋里,各种书籍基本上不适合村民的口胃,都是一些脱离“农”字的书籍,村民看不懂,更用不上。加之管理不到位,无人看管,只有上面有人来检查时才临时开放一下,致使农家书屋基本上是“铁将军”把门。

    笔者以为,要真正发挥好“农家书屋”应有的作用,还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各村两委应重视提高图书质量,要让农家书屋里的书籍都姓“农”,让广大村民看得懂,用得上;另一方面,各村两委要用心管理好书屋,不仅要安排专人负责,而且还要不定期地多更换、添置新的“农”字书籍,使广大村民通过读书增长知识,真正为农服务,成为村民的“致富屋”。

    笔者以为,“农家书屋”作为村级文化阵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了其效果不言自明,反之,就会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这就要求我们各地各级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使其成为凝聚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和引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宣传阵地。如此,才能使“农家书屋”真正惠泽广大村民,成为村民们的“致富屋”。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