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党的政策落地生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要精心耕耘这块“责任田”,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握紧责任“锄头”,深耕“担当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党组织书记务必扛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重担,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把党建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以制度之力督促各级党组织真抓实干,有效避免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切实将党建责任落到实处。
用好创新“种子”,播撒“活力田”。时代在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当前,各地要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如,“党建+互联网”让党员教育管理打破时空限制,线上党课、云端交流等形式,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充电”提能;“党建+产业”,党组织引领成立专业合作社,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让“责任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施足服务“肥料”,浇灌“民生田”。基层党建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无小事,桩桩件件都彰显着党员的初心与担当。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收获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让基层党建“责任田”结出累累硕果。
基层党建的高效能,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体现在发展的答卷上。组织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持续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