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各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于职守,履职担当,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首先就是要做心中有党的政治明白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为党工作是自己的第一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员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党性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约束,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按照党性要求,经常性地给自己“洗洗澡、治治病、照照境”,以此“正衣冠”。现在的党员干部“表面一套、暗地一套”还大有人在,其往往因忽视党性修养,腐化堕落,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党员干部要认认真真反思反面典型案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其次就是要做心中有民的群众贴心人。“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雪篷载米”送清官的故事,讲的是巡检司暴式昭的故事,他虽然只是基层的一名“芝麻官”,但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在整肃社会风气、保护当地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举措,百姓们都称其为“好官”,后因得罪知府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罢官后的暴式昭没有了薪水,再加上平日里清贫为官,生活难以为继,西山岛上的老百姓“闻而感泣,相率日以米薪相饷”。古人尚且可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作为党员干部何尝不能?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党来自人民,如果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活力之源,党员干部为党工作,归根结底也是为人民工作,做群众的贴心人,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感知群众冷暖、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盼。
再次就是要做心中有戒的班子带头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现实生活中,一大批党员干部并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始终绕不开“权力”“金钱”“美色”,职位越高,贪恋越强,经不住新时期“糖衣炮弹”的攻击,经常忘记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追求自身的吃喝享乐,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既辜负了组织的培养,也摧毁了自身的家庭。党纪国法是一名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党员干部只有心中有敬畏、知敬畏,才会有守好这个行为底线的决心和毅力,才能真正成为班子的带头人、带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引路人,才能无愧于党员干部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