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法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如何具体提升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全面推进科学决策工作的“必答题”,而解题关键就在于以制度建设、方法创新以及数字化赋能,加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制度建设为调查研究提效减负。大胆探索推行“调研前准备、调研中实施、调研后总结”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让调研参与范围更广泛,数据收集更全面,分析处理更便捷,从而提升调研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开展“调研资源整合”和“调研数据共享”制度试点改革,避免重复调研和资源浪费,切实为调研工作“松绑”。制度具有指导性、约束性、程序性等多重属性,若要加强调查研究建设,必须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调研工作该干什么、为何要干、怎么去干等问题,进而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流程与负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让方法创新为调查研究保驾护航。调研方法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量大面广且处于科学决策“上传下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乎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调研方法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制定调研方法创新管理办法。为调研人员筑牢科学“防火墙”,时刻绷紧科学和严谨这根弦,全面加强对调研方法的长效监督约束。调研方法若不受制约监督,调研工作必生“病灶”,一定要管住调研方法,为调研工作发展肃清环境、保驾护航。
“数据驱动未来”。用数字手段为调查研究赋能助力。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赛道上可谓百舸争流。既给千头万绪的调研工作增加了难度,又对新时代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从时间维度或是空间维度,以往的调研体系开始面临难当决策大任的窘境。当前正是要更大力度推进调研数字化改革的阶段,这要求我们用战略眼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谋长远之策。数字调研洪流奔涌,调研数字化改革是抓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是大势所趋的必然。面向未来,加强调研工作建设必须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助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等各处大显身手。
调研是科学决策体系的最末端,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也是连接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基层百姓安危冷暖的“连心桥”。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主要细胞,是推动科学决策的核心引擎。唯有撑起制度的帆,把稳方法的舵盘,乘着数字的东风,调查研究才能行稳致远。(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