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陈震离:中欧班列——驶向世界的“钢铁驼队”,书写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震离  日期:2025-1-31 字体: [大][中][小]

  1月29日凌晨4时4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一趟满载110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缓缓驶出。这趟列车装载着日用百货、服装鞋袜、汽车配件等出口货物,将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农历乙巳年长三角地区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也是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的又一力作。

  中欧班列,被誉为新时代的“钢铁驼队”,自2011年开行以来,已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一条经济走廊、文化桥梁。从义乌到莫斯科,从重庆到杜伊斯堡,从郑州到汉堡,中欧班列的轨迹跨越亚欧大陆,将中国的制造能力与欧洲的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趟班列的开行,不仅是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生动体现。义乌,这座以小商品闻名全球的城市,如今通过中欧班列将“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从日用百货到汽车配件,从服装鞋袜到电子产品,每一件货物都承载着中国企业的创新与活力,也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中欧班列的成功,离不开中国铁路的现代化发展。近年来,中国铁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从智能化调度系统到高效通关模式,从多式联运到绿色物流,中欧班列的每一次开行都凝聚着无数铁路人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中欧班列逆势而上,成为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铁路的责任与担当。

  这趟班列的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通过中欧班列,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建繁荣未来。从义乌到莫斯科,这条铁路线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民心距离。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也让中国感受到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信任与期待。

  农历乙巳年的首趟中欧班列,不仅是一趟货物的运输,更是一趟希望的传递。它承载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承载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希望。在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铁路的担当,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的未来。

  中欧班列,这条新时代的“钢铁驼队”,正以铿锵的步伐驶向世界,书写着属于中国的丝路传奇。它不仅是中国铁路的骄傲,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