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胡代林:提高政务工作的质效性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胡代林  日期:2024-9-6 字体: [大][中][小]

    政务服务作为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前沿阵地,为政府机关履行职责、服务社会提供了切入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从“进一门”到“最多跑一次”、从“不见面”到“一网通办”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改革成效明显提升。

    紧盯“群众需求”,主动“领题”。长期以来,“办事难”“来回跑”“耗时长”等问题备受诟病。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层级,导致办事群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更好地解决居民群众的办事需求,无疑是一道重要“考题”。立足新的发展形势,武昌区坚持做到换位思考,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从群众的视角找准政务服务的痛点需求和改革创新的发力点,既注重解决单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单件事,也注重加强协同联动、将多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做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与此同时,持续加强“鄂汇办·武昌旗舰店”建设,推动实现水、电、气、网等更多便民服务自助办、掌上办,并加快医联体、教联体、养联体、数共体建设,让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导向转变,实现政府所为与群众所盼“同频共振”。

    坚持“群众路线”,精准“破题”。群众关切什么、期盼什么,就狠抓什么、推进什么,这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现实中,由于基层单位权限和专业性不足,加之人财物缺乏,成为制约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的短板。只有让更多权限和资源向基层下沉,才能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更好条件。通过下放职权至街道,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理,实现让群众能就近办、网上办。比如,武昌区牢固树立“主动跨前一步”的思想意识,摸准群众和企业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一方面,全面梳理区、街、社区政务事项,通过征求33个部门和2个试点街道的意见,初步确定下放30项政务事项,并着手开展压力测试等评估,通过运行效果确定基层是否能接得住、接得好。另一方面,借鉴民呼我应平台办理群众投诉的思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各政务分中心前台受理、后台分派,推动更多的事项实现全区通办。

    对标“群众满意”,高效“解题”。一个政务服务窗口,就是一面为民服务的镜子。过去,不少政务服务事项是由各个部门分设,主要考虑管理便利性;现在,把各个部门眼中的“多件事”融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日益成为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的突破口……从“政务之变”到“服务之便”,群众满意度成为开展政务服务的发力点。可以说,政务服务越是优化升级,工作方式方法越要接地气,越要对标群众的意愿、照顾群众的感受。在武昌区,既注重推行“通办”,也设置综合窗口,推动实现“一口”受理、“一窗”办理。稳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和政务中心一体化运营,明确党群服务中心干部常驻办公,在水果湖街道、南湖街道等2个试点街道调整党群服务中心,优化群众办事体验,使分属不同部门的事项在一个窗口就能完成,让群众办事从“只进一扇门”到“只对一扇窗”。这条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之路,前路宽广。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