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任思林:莫当“打工式”干部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任思林  日期:2024-6-23 字体: [大][中][小]

    干部干部,就是要“干字当头”“干字为先”!近年来,个别“打工式”干部躺在岗位上干不成事,以“要求严了”为借口,宣称“干事就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干群关系,贻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争当干成事的好干部,在想干事,敢干事,多干事、会干事、不出事上下功夫。

    在想干事上下功夫。“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干事”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没有想干事的心思,得过且过是不可能干好事情的。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把“想干事”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树立“从零开始,重新出发”的心态,时时处处寻找想干事的动力。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如既往地干事,在与别人发展的差距面前,紧追快感地干事,在党和人民的信任中,义无反顾地干事。

    在敢干事上下功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敢干事”是担当和魄力的体现。如果一味顾及个人得失,拈轻怕重,再有能力也干不成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有敢作敢为的气魄,在面对工作任务的实践中,不怕多跑路,不怕多说话,不怕担责任。在遇到急难险阻面前“不躲不闪”,敢于直面应对,及时“亮剑”,在问题矛盾“萌芽”时及时遏制,在群众需要时敢于“拔刀相助”。

    在会干事上下功夫。“会干事”是一种能力。“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能不能干,会不会干,工作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不能干,不会干,事倍功半;能干,会干,事半功倍。作为年轻干部要挤出时间加强理论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又要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加强业务学习,积累知识,提升个人素质。要善于学习、借鉴、总结身边“前辈们”的好经验好方法,走入基层,拜群众为师,学习做群众工作的“土办法”,将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

    在不出事上下功夫。“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些事情,看似小事,但是却会一点一点腐蚀干部的心灵直至做出以权谋私之事、损害人民利益之事。作为年轻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不出事”这条底线,要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要主动与不正风气划清界限,坚守廉洁底线,弘扬清风正气,时时刻刻怀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