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任思林:抓住基层工作的“关键因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任思林  日期:2024-6-15 字体: [大][中][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当前,基层问题复杂、多变。破解基层难题,还需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让党员干部主动沉下去,充实基层力量,让基层真正强起来。

    沉出常态,切忌“一曝十寒”。干部下沉重在经常,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一味把“下”等同于“沉”,给基层带来“下沉镀金一阵风”的不良影响。要强化思想认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下沉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使命,让“沉下去”成为履责担当的自觉行动。要强化制度保障,紧贴工作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下沉程序,明确为什么下沉、谁来下沉、怎样下沉、何时下沉、下沉纪律要求等内容,确保干部下沉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强化激励约束,把下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重要依据,形成科学具体奖惩机制,对下沉过程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评先选优、提拔任用,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下沉干部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倒逼干部沉下去、真作为。

    沉出问题,切忌“走马观花”。干部下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把问题找出来、解决好,是党员干部下沉、做强基层的根本所在。党员干部在下沉过程中要迈开步子寻问题,多到田间地头,多去群众家中,踩踩“泥土”,看看“后院”“角落”,深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找准找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困难、差距。要俯下身子听民意,时刻与群众保持联系,主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同群众讲“方言”、说“土话”、聊家常,以更诚恳的姿态、更谦卑的心态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要开动脑子谋实招,对下沉发现问题和群众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思考,剖析问题根源,思谋更加切实可行举措,对症下药,切实把下沉工作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实招。

    沉出实效,切忌“花拳绣腿”。抓基层、强基层,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党员干部下沉基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要办好民之所需,坚持从群众需求入手、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民生需求,用心用情抓好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扎实做好民生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解决民之所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紧盯群众烦心揪心难题,明责任、强举措、下深水,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打通堵点、疏通难点、消除痛点。要答好民之所盼,根据群众新需求、新期盼,有针对性拓展民生实事领域,丰富实事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推出更符合群众需求的新的实事项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