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应当多措并举加强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立足创新,丰富内涵,助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思政课程需要拓宽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而丰富教育内涵。更新理念开阔视野、拓展格局、谋划课程。思政课不能是陈词滥调,枯燥无味,否则就会一直是“讲者滔滔,听者昏昏”的局面。不利于思政教育入脑入心。需要寓教于乐,让思政教育变得“有意思”起来,让广大青少年学习“有兴趣”。
锚定信念,筑牢根基。促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教育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离不开思政教育。古人云:“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因此,需要把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的理想信念融入思政教育当中,把思政课的种子深埋在青少年的心中悉心栽培,融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促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着眼实践,指明方向。推动思政教育见行见效。“纸上得来终觉浅”,好的思政教育不应当只是空谈,而是应当推动思政教育落地生根,见行见效。思政教育应该用精神指导实践,把青少年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中来。深学笃用,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教育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兴衰。加强思政教育,能更好地擦亮青春的底色,凝聚起青少年腾飞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