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一揽子政策密集出台,持续发力,无疑对于民营企业是一颗“定心丸”、一针“强心剂”。8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在今年上半年已推出四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基础上,重点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方面,再推出和优化28条“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7月24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继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8月1日也公布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可见我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力度之大,决心之强,举措之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我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民营经济既能提供直接的就业机会,如聘用员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丰富人们的消费品类,提高衣食住行等行业的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市场活力。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经济新业态均是由民营企业创造,民营经济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世纪疫情、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等因素持续影响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许多民营企业投资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面临的营商环境仍需持续改善,因此,这一系列关于促进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出台非常及时,我们要趁势而上,久久为功,全力以赴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狠抓落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蓝图已经绘就,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任务基本已明确,接下来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就对照清单,主动认领,要勇挑重担、狠抓落实,以责无旁贷的政治担当、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锐意改革的精神风貌,推动各项工作落深落细落实。
提振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不断优化涉企服务事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切实增强政府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靠前服务,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要强化对“自己人”的认同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主动关心帮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增强服务企业的力度和深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