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的行为”。这是党中央对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刻把握市场规律基础上,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招商引资,引进的是当下的投资,促进的是明天的发展,培育的是未来的实力。然而,当前在招商引资中种种失范和乱象也随之出现,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善布“法规制度”棋局,营造招商引资好氛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本地局部利益,为争夺投资、项目,违规实施税费、用地等各类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使招商引资陷入盲目无序竞争。规范招商引资法规制度,要积极开展立法研究,将招商引资设纳入法治轨道,有效保障执行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防范不当行政干预,强化政策落实,制定标准指引,明确标准规则统一并动态调整,切实引导我省树立算大账、一盘棋理念,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善借“营商环境”棋势,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一些招商引资“内卷”严重的地方,误以为投资返还、无原则减免税收就是好的营商环境。殊不知,招商引资企业最担心的是政策变化快、办事效率低、法治环境差、综合配套弱、企业不平等。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健全招商引资决策和评价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推行并联审批,大力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全面推行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形成通畅的企业反馈渠道,确保第一时间获悉企业对政务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热情回应企业关切。
善落“违规问责”棋子,划好招商引资新红线。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错位,不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盲目引进企业,导致企业“水土不服”劳民伤财,无疾而终。为了营造良好的产业竞争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要强化对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引导,引导全省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分析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招商引资,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加强对守信企业的激励和支持,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同时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行为。
善赢“统筹协调”棋赛,强化招商引资新保障。一些地方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严重,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更难以得到真正且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规范招商引资法规制度,要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支出,防止财政资源过度消耗,提升财政可持续性。要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对违反招商引资政策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加大负面案例通报力度。明确严格禁止招商引资不当行为,不折不扣落实财经纪律,严格禁止在招商引资中违规实施财政、税费和用地优惠。加强对政府部门及其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发生,杜绝动辄对企业涉嫌违规行为进行“顶格”处罚,坚决打击“吃拿卡要”、设租寻租等违法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开拓前进,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作者单位:辛集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