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州持续开展公共厕所适老化改造工作,提出完成1000座以上公厕100%厕位加装站起扶手、置物台和挂物钩的工作目标。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1383座公厕100%厕位加装站起扶手、置物台和挂物钩以及新增510座公厕免费提供厕纸的工作任务,任务完成率分别达到138% 和100%,全市公厕适老化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11月7日《南方都市报》)
眼下,在各地城市里公厕随处可见,就是在一些农村里,也建有不少的公厕。据了解,在这些公厕里,不但设施齐全,卫生干净,而且还配有厕纸和烘干机。可以说,这些公厕的条件都很不错。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许多公厕在蹲位的设计上往往缺少“老人视角”,有的蹲位的隔板上没有安装扶手,有的整个公厕里全是清一色的蹲坑,没有坐便器,等等。因而,不少老年朋友如厕时往往会遭遇“蹲下难”“起身难”的两难境地。
前不久,笔者所在小区的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爷在附近公园的一个公厕里如厕时,就是因为公厕里没有安装扶手,结果起身时导致整个人摔倒在地,造成了左手粉碎性骨折。每每提及这次如厕遭遇时,这位老大爷就会真诚地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考虑公厕“适老化”改造,避免其他老人再次遭遇类似的“如厕尴尬”。
此次,广州开展公厕“适老化”改造,这对于广大老年朋友而已,无疑是一个福音,此举不仅体现了政府关怀,而且也彰显了城市温度。一方面,公厕“适老化”改造之后,老年朋友的如厕安全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蹲下难”“起身难”的两难境地也就迎刃而解了。另一方面,公厕“适老化”改造之后,就能吸引更多的老年朋友放心地走进公厕如厕,不再因为“怕”蹲下难、起身难,而硬逼着大小便等着回家再如厕。可以说,城市公厕的一次“适老化”改造,花钱不多,投入不大,却不仅大大方便了老年朋友的如厕需求,而且也让老年朋友的如厕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样的政府关怀和城市温度,显然值得点赞。
当然,满足老年朋友如厕需求,关爱老年朋友如厕安全,不能仅靠一次次的公厕“适老化”改造,毕竟每一次公厕“适老化”改造,既要投入资金,又要投入人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部门在公厕的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厕的美观度、设施的齐全性,又要考虑“适老化”,比如不妨增设一两个坐便器,或在蹲位的隔板上安装几个扶手,等等。这样做虽然有些小麻烦,还增加建设成本,但这对于许多老年朋友而言,“适老化”公厕却是一种方便,更是一种安全。同时,也是对老年朋友的一种关爱。
笔者在想,公厕“适老化”看似一件小事,但如果能想老人之所想,办老人之所需,在建设和设计时多一些“老人视角”,那么,老人如厕时就不会遭遇“蹲下难”“起身难”的两难境地,更不会遭遇如厕安全。如此,老年朋友也就不再“怕”去公厕了。(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