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湖南省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多次在内部材料和媒体上夸大宣传,数据虚假问题突出。(新华社,10月30日)
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在缺乏产业集聚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打造“百亿级”童车产业园,这一决策的背后,是错误政绩观在作祟。部分干部为了追求表面的政绩,不顾资源禀赋条件,将“大规模、高目标”作为彰显自身能力的“政绩工程”,没有深入调研当地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人才资源等实际情况,仅凭主观臆断和一腔热情就仓促上马项目。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当地产业从规划之初就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后续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整治形式主义,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干部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纠正“以留痕代替实践,以数据彰显实绩”的错误观念,在项目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同时,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干部不能将个人政绩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不能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搞形式主义。要树立正确的利益导向,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政绩的监督考核,建立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基层干部从“唯上”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项目评估过程中,不仅要看项目的规模和产值,更要看项目的实际效益和对群众生活的改善程度。对搞形式主义的干部要严肃问责,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同时,要鼓励干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整治形式主义,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关键。只有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引,真抓实干,才能破除形式主义的枷锁,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