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大厅党河派出所户籍窗口既是服务群众、办理业务的前沿阵地,更化身成为面向市民开展反电诈宣传的关键平台。为进一步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拒骗能力,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党河派出所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反诈宣传与日常户籍业务办理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阵地前移,服务宣传双向发力
以往群众排队办理业务时,常面临等待时间枯燥的问题。党河派出所巧借这一“碎片化”时间,将户籍窗口打造成反诈宣传“微课堂”,实现服务与宣传同频共振。
“一句话”温馨提醒:窗口民警为群众办结业务后,都会送上针对性防骗提示,如“您好,近期刷单返利诈骗高发,陌生链接切勿点击”“公检法机关不会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务必提高警惕”。
“一页纸”精准传递:在业务受理台、填表区、等候区等醒目位置,摆放各类反诈宣传折页、警示单,内容涵盖“杀猪盘”、网络贷款、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等常见诈骗手法,方便群众随手取阅学习。
“一屏幕”循环警示:充分利用户籍大厅电子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市局反诈中心制作的趣味反诈短视频、警示标语及近期高发诈骗案例,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吸引群众关注,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二、精准滴灌,靶向宣传提升效能
针对前往户籍窗口办理业务的不同群体,党河派出所户籍民警开展“靶向性”精准宣传,确保宣传内容贴合需求、直击痛点。
面向中老年群体:重点讲解“养老金诈骗”“冒充熟人诈骗”“保健品诈骗”等针对性骗局,耐心叮嘱他们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准则。
面向青年及学生群体:着重提醒防范“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注销校园贷诈骗”“刷单诈骗”等风险,引导他们树立理性消费观和正确财富观。
面向开各种证明的流动人口:主动讲解“租房诈骗”“招工诈骗”等常见陷阱,同步引导他们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为其初到敦煌的生活筑牢“安全屏障”。
三、警民联动,延伸宣传辐射范围
党河派出所户籍窗口的反诈实践,不仅守好了自身“责任田”,更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推动反诈宣传触角持续延伸。
培育“反诈明白人”: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接受宣传后,主动表示会将所学反诈知识带回家庭、带入社区,成为身边亲朋好友的“反诈宣传员”,扩大宣传覆盖面。
搭建线上沟通桥梁:民警宣传时会邀请群众加入派出所社区警民联系微信群,将反诈宣传从“线下窗口”延伸至“线上网格”,实现反诈资讯即时推送、精准覆盖。
自户籍窗口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以来,党河派出所已累计向500余名办事群众开展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成功阻止多起潜在电信诈骗案件,赢得辖区群众广泛好评。刚办完业务的李女士点赞道:“来派出所办户口,还能学到实用的防骗知识,民警讲得通俗易懂,这样的提醒太有必要了!”
下一步,敦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大厅党河派出所户籍窗口将持续深化“服务+宣传”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反诈宣传内容与形式,让户籍窗口这一服务民生的“小窗口”,持续释放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大能量”,为构建“天下无诈”的平安敦煌注入坚实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