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王红月: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红月  日期:2025-10-31 字体: [大][中][小]

    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愈发凸显,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这一现象的根源和影响,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月31日 澎湃新闻)

    形式主义,通常是指在工作中重形式、轻内容,注重表面功夫,追求“好看”的表现,而忽视工作的实质和效果。这种现象在政策执行、文稿撰写以及日常活动中常常能够看到,表现为会议频繁而无实效、报表填写应付而乏真实数据等。官僚主义则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官员脱离实际、处理事务不积极、不负责,重视流程和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对群众的服务和响应。其表现为办事拖沓、推诿扯皮、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导致了决策和执行中的“形式大于内容”,进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党的形象。

    从政治高度分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根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些党员干部只关注个人业绩和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目标。这样的政绩观往往导致重形式轻实质的环境,使得形式主义有了滋生的土壤。一些干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惯于依赖制度和流程,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这种态度让官僚主义得以蔓延。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中,干部的考核往往偏重于形式化的指标对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的评估。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干部更愿意走“捷径”,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决策过程的不透明往往让一些干部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官僚行为,蓄意,而不是拖延和推诿。这种缺乏透明的环境使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更加严重。

    在社会治理与党的建设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主义和官僚主义直接影响到党的公信力与形象。当人民发现干部工作务实能力不强、服务意识薄弱时,必然会对党的领导产生质疑和不信任。形式主义导致一些工作无法高效推进,官僚主义使形式得决策过程延误,最终结果往往是浪费资源和时间,拖慢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群众的需求被忽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造成社会不满情绪的上升,这种情况在长远中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与冲突。一个好的政策若缺乏实质性的落实,最终也将变得无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使得不少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要从政治高度审视并整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范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干部深刻理解服务群众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成效来推动干部的考核与晋升。要对干部加强责任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与责任,营造一种勇于担当的文化氛围。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既要重视工作形式,也要关注实际效果,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激励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鼓励群众参与反馈,建立群众与干部之间的互动平台,形成良性循环。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监督力度,对失职行为进行严格问责,形成有效的震慑。

    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是一种实际问题的反思,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感的体现。通过勇于整改和深刻反思,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治理能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反思与整改,既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担当。(作者单位:刘台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