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白泽阳:基层群众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构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白泽阳  日期:2025-10-18 字体: [大][中][小]

    群众工作是基层公务员的核心工作内容,其本质是通过有效的互动与服务,实现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良性沟通,维护群众利益,凝聚社会共识。从理论层面梳理基层群众工作的逻辑,对提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群众需求的精准识别是前提。基层群众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与动态性,既有物质层面的民生需求,也有精神层面的服务需求。基层公务员需建立系统化的需求调研机制,通过常态化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群众需求的具体内容与优先次序,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靶向指引。这一过程需坚持 “以群众为中心” 的理念,避免主观臆断,确保需求识别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其次,沟通机制的有效构建是关键。良好的沟通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基础。基层公务员需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既要通过传统的信访、政务服务窗口等渠道倾听群众声音,也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沟通维度。在沟通中,需注重倾听的耐心与回应的及时性,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给予明确反馈,增强群众的信任感与获得感。

    最后,权益保障的系统性是核心。群众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基层公务员需从制度层面构建权益保障体系,将群众权益保障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群众;另一方面,要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公平、公正的处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同感。(新乐市邯邰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