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欢:紧握“廉洁纪律戒尺”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欢  日期:2025-10-14 字体: [大][中][小]

   “赶考”,是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生动写照;“廉洁纪律”,则是行稳致远、夺取胜利的重要保障。步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的“考场”愈发广阔,“考题”日趋复杂。要想在这场历史性的考验中交出优异答卷,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时刻紧握“廉洁纪律”这把戒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方能步履铿锵、不负使命。

    紧握“戒尺”,首在淬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廉洁纪律的底线,源于思想觉悟的高度。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要持续加强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内心深处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当理想信念的旗帜高高飘扬,各种诱惑和“围猎”便难有可乘之机。必须常扫思想尘垢,常补精神之钙,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紧握“戒尺”,贵在保持“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谨慎之心。“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廉洁防线的失守,往往始于小节、小事、小利的松动。手握“廉洁戒尺”,就要做到慎初、慎微、慎独。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守住底线,在无人监督时严守规矩,在细微之处时刻反躬自省。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要习惯于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将纪律规矩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紧握“戒尺”,重在彰显“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本色。廉洁纪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紧握“戒尺”,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要把紧握“廉洁戒尺”的成效,体现在勤勉工作、务实担当上,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用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紧握“戒尺”,成在营造“戒尺高悬震慑常在”的清朗生态。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戒尺的威严在于落实。要使“廉洁戒尺”真正发挥警示惩戒、教育提醒的作用,就必须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坚持纪严于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严格执纪和常态化教育,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清廉之风充盈每一个角落,确保“赶考”之路正气浩然。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时代的“赶考路”前途光明,但绝非一路坦途。让我们时刻紧握“廉洁纪律”这把戒尺,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以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向着光辉的彼岸奋勇前行。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