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于2025年8月26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应当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这场深刻的技术革命中勇立潮头、担当作为,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世界格局。《意见》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这一变革性技术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决心。面对这一国家战略,青年干部既面临着能力考验,也迎来了建功立业的时代机遇。
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做“人工智能+”的深刻理解者
青年干部要深刻把握《意见》的核心要义与战略价值。首先要认识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我国拥有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多重优势,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其次要认识到,这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彻底变革生产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青年干部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意见》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养,做“人工智能+”的熟练运用者
面对新技术革命,能力危机是最大危机,本领落后是最大落后。青年干部必须克服“本领恐慌”,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及其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各级组织部门应将人工智能知识纳入干部培训体系,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调研、场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干部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数字素养。青年干部自身也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善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努力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人工智能+”的创新推动者
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青年干部的价值在于实干。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寻找人工智能与业务领域的结合点。在民生服务领域,可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走向深入;在经济建设领域,可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社会治理领域,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应急响应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青年干部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大胆试、大胆闯,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排头兵。
四、坚守初心、防范风险,做“人工智能+”的理性引领者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在发展中也带来伦理、安全、就业等多重挑战。青年干部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技术发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推动普惠AI发展;要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筑牢安全防线;要考虑技术替代对就业的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关预案。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使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科技飞速发展,青年干部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积极投身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浪潮,努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先锋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