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中,务虚与务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务虚是把握方向的 “望远镜”,通过理论学习、思想碰撞明确工作思路;务实是狠抓落实的 “铁榔头”,依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推动事业发展。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工作新局。
务虚是务实的前提和引领,为干事创业提供思想灯塔。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党员干部需要通过务虚理清思路、凝聚共识。政策制定前的调研论证、工作推进中的理论学习、重大决策前的思想碰撞,都是务虚的重要形式。如果缺乏务虚的深思熟虑,工作就容易陷入 “盲人摸象” 的盲目状态,甚至出现方向偏差。某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先组织干部群众开展 “乡村发展大讨论”,理清产业定位、生态保护等关键问题,再制定实施方案,避免了 “拍脑袋决策” 造成的资源浪费。
务实是务虚的落脚点,让理想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脱离实践的务虚如同 “空中楼阁”,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把思路举措转化为发展实效。基层干部常说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正是强调务实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中,无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逐户排查、精准服务,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将防控部署转化为守护群众的坚实屏障。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正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务虚与务实不可偏废,割裂二者会导致工作偏差。只务虚不务实,容易陷入 “纸上谈兵” 的形式主义,看似思路清晰却毫无实效;只务实不务虚,则会陷入 “埋头拉车不看路” 的盲目状态,可能在复杂问题面前迷失方向。现实中,有的干部热衷于开会发文却忽视落地见效,有的干部埋头具体事务却缺乏系统思考,这些都是未能平衡好二者关系的表现。
实现务虚与务实的有机统一,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要在调研中结合,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完善思路;二要在决策中融合,既进行理论论证又考量现实条件,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三要在落实中贯通,既坚持系统思维又注重具体执行,让每一项工作都有方向、有举措、有成效。
党员干部肩负着干事创业的重任,既要善于务虚谋全局,又要勤于务实抓落实。在务虚中提升战略思维,在务实中增强执行能力,让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作者单位: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