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道江区法院鸭园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历时多年的复杂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不仅为当事人王某悬而未决的产权证难题画上了圆满句号,更通过精细化调解过程,生动诠释了人民法院服务基层、纾解民困的司法担当与温度。
王某的父母去世多年,留下一处因历史原因长期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楼房。家庭成员间围绕继承权争议不断,王某等人也曾寻求过熟人调解、社区介入等方式解决纠纷,但效果不佳,导致产权归属始终悬而未决,亲人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
王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继承该诉争房屋。鸭园法庭迅速启动“绿色立案通道”,高效完成立案登记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展开深入调查,通过走访社区、查阅档案、多方取证,全面厘清房屋权属脉络及家族矛盾根源。
调解过程中,法官化身“解纷桥梁”,以“情理法交融”为原则展开工作:一方面,主动联系王某的兄弟姐妹等继承人,逐一开展“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各方诉求,疏导累积多年的家庭积怨;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当事人法律认知不足的问题,细致讲解继承法相关规定,明确权利义务边界。为打破僵局,法官创新采用“背对背调解”策略,多次往返于各当事人之间,逐一击破争议焦点,既从亲情伦理角度劝解“血浓于水,不宜因房产反目”,又从法律风险角度警示“久拖不决将影响房屋交易安全”,最终促使各方放下成见、回归理性。
在充分尊重事实和各方意愿的基础上,法庭组织多轮调解会议,逐步缩小分歧。法官精准把握调解节奏,既坚持依法依规,又兼顾民俗人情,最终促成各方达成继承协议:明确房屋由王某继承,其他继承人自愿放弃权利。法院随即依法出具调解书,为王某办理产权证扫清了全部法律障碍。
此次调解不仅高效化解了困扰王某多年的现实困境,更是维护了家庭和谐二道江区法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案精办”彰显司法为民初心,通过创新调解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基层司法的精准化与公信力。(作者单位: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