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董琳:向网络乱象说“不”共建共享绿色网络家园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琳  日期:2025-7-25 字体: [大][中][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播突破时空界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暴力横行、低俗内容充斥、恶意营销扰序等乱象,严重污染网络生态,侵蚀社会价值观。向网络乱象坚决说“不”,共建绿色、健康、有序的网络家园,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责任。

    认清乱象之害,网络空间亟需“正本清源”。当前,网络乱象呈现隐蔽化、群体化、产业化特征,虚假信息借算法推荐精准传播,误导公众认知;网络暴力以“言论自由”为掩护,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低俗内容通过猎奇、媚俗手段吸引流量,败坏社会风气;恶意营销利用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这些乱象不仅损害网民合法权益,更破坏社会信任,阻碍数字文明健康发展。唯有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才能为网络空间“清淤排毒”。

    筑牢法治之基,以规则守护网络底线。法治是网络治理的基石。我国已出台《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供坚实保障。对网络乱象“零容忍”,需强化执法力度,严惩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组织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打击“黑公关”“水军”等灰色产业链;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完善内容审核机制,阻断不良信息传播路径;提升网民法治意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不参与、不传播、不纵容违法违规内容,让法治成为网络空间的“高压线”。

    弘扬文明之风,以素养涵养网络生态。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共建绿色网络家园,需从“慎言”“慎行”做起,面对热点事件时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不恶意揣测;交流互动时尊重差异,用包容心态化解分歧,拒绝“语言暴力”;传播内容时坚守底线,不发布低俗、暴力、虚假信息,主动弘扬正能量。网民既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通过参与网络公益、举报不良信息、创作优质内容等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净化网络生态的“微光”,汇聚成照亮数字空间的星河。

    凝聚共治之力,以行动绘就绿色蓝图。绿色网络家园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持续开展“清朗”“护苗”等专项行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互联网企业需强化技术赋能,用算法推荐正能量内容,阻断不良信息传播链;媒体机构要发挥监督引导作用,曝光典型案例、传播文明理念;普通网民则需从自身做起,践行网络文明公约,对乱象敢于发声、勇于抵制。唯有“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才能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绿色是它最动人的底色。让我们以法治为剑斩断乱象根源,以文明为帆引领数字航向,以共治为笔绘就清朗画卷,共同打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家园!(作者单位: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