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与生俱来的羁绊,并不会因婚姻关系的破裂被阻断,但父母间的矛盾往往会造成亲情沟通交流不畅。为减少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成长造成的伤害,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灵活运用调解机制,搭建起一座通往温暖亲情的桥梁。
小晨(化名)与小平(化名)原系夫妻关系,婚后育有一女,因感情破裂于2024年底经法院判决离婚,后因探望权纠纷诉至法院。庭审中双方矛盾一度十分尖锐,各自坚持自己主张的探望时间寸步不让,对立情绪逐渐升级,见此情形法官并没有急于推进审判流程,而是休庭耐心细致的进行劝导。通过法官引导,案件争议焦点逐渐浮出水面,小平要求探望的原则是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且需要孩子适应后才能到父亲家居住,而小晨则急于见到孩子与女儿短期共同生活。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法官也对此表示鼓励和认同,并以此为抓手,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通过释法明理、类案普法,历经五天反复沟通,结合实际分段制定幼儿园和上学后的探望方案,最终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横亘于血脉亲情间的阻塞被成功化解。
与本案而言,一纸判决固然可以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因亲缘而起的矛盾并未根除,如最终转为强制执行将极大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涉未案件时始终将未成年人的需求作为第一考量,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相互理解作为父母的心里愿景,从有利于孩子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出发,努力以法治力量编织起一张爱与保护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