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广大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层,不断锤炼本领,厚植初心、决心与诚心,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基层大地书写无悔青春。
保持为民初心,做愿为干部。塞罕坝精神,是为大地增绿、为百姓谋福的坚定信念。王尚海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初心使命,毅然决然放弃舒适的城中生活,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300余人队伍,开始了第一代治理风沙的艰苦奋斗。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最终历经30多天,造林516亩,成就了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生态奇迹。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刻向身边的榜样看齐,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把“为民”二字刻在心头、落在实处,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怀揣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滚烫信念,让青春在为民奉献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锚定实干决心,做能为干部。焦裕禄精神,是为人民谋幸福、治兰考之害的坚定决心。焦裕禄头顶风沙脚踩盐碱地,凭着“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一份决心坚守,扎根兰考,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475天走遍了兰考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担当壮歌。广大青年干部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决心,在岗位上拒绝“躺平”、摒弃“虚功”。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要迈开双腿走进田间地头、踏遍街头巷尾,把调研做深做实,把问题找准找透;遇到发展中的“硬骨头”,要敢啃敢闯,以“钉钉子”精神把规划图变成实景画,用实绩回应时代召唤、在实干中锤炼本领、在攻坚中彰显担当,让青春在为民服务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怀揣赤诚真心,做善为干部。柴生芳精神,是心系百姓、用生命践行民生承诺的赤诚真心。柴生芳始在临洮县任职时,他的办公室门永远向群众敞开,桌上的笔记本记满了村民的诉求:谁家的危房需要修缮,哪个村的水渠该疏通了,哪家的孩子上学有困难…… 他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常常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坐在炕头与群众拉家常、算脱贫账,把政策讲到群众心坎里,用实干为群众铺就致富路,以生命践行了为民服务的誓言。广大青年干部在基层工作要怀揣“枝叶总关情”的赤诚真心,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行动解决民困,把群众当亲人,把民生当家事。在与群众打交道时,少些“官腔”多些“乡音”,少些“文件语”多些“家常话”,用心倾听柴米油盐的琐碎诉求,用情回应喜怒哀乐的真实心声,把每一份工作都当作对人民的承诺来践行,让赤诚在为民服务的点滴中闪光,让真心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