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沈劭博: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沈劭博  日期:2025-7-15 字体: [大][中][小]

    在江西瑞金的 “红色课堂” 里,年轻党员们通过 VR 技术 “穿越” 到红军长征战场;在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中,“楼宇党支部” 用线上党课破解白领党员学习难题;在贵州遵义的乡村地头,“挎包宣讲队” 把党的政策编成山歌传唱 —— 这些场景勾勒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生动图景: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在创新中融入血脉。

    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浙江嘉兴南湖边,“红船精神” 主题展用全息投影再现中共一大场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的初心;陕西延安的窑洞前,基层党员每月开展 “赓续延安精神” 实践活动,在纺车、镢头这些老物件中体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内涵;广东深圳的改革开放展览馆里,“拓荒牛” 雕塑前的党日活动,让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的特区精神成为年轻干部的精神坐标。这些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历史场景与现实需求产生共鸣,让红色信仰在代际传递中愈发坚定。

    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面对新业态从业者的党组织覆盖难题,杭州的 “快递小哥党支部” 把组织生活开到分拣中心,用 “抢单式” 志愿服务凝聚群体力量;针对乡村治理中的痛点,四川眉山推行 “党建 + 积分制”,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志愿服务可兑换奖励,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 “主心骨”;在高校实验室里,“科研党支部” 把党旗插在技术攻关一线,党员带头破解 “卡脖子” 难题,让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誓言落地生根。这些创新紧扣时代脉搏,让党建工作从 “文件里” 走到 “实践中”,从 “会议室” 延伸到 “群众中”。

    如今,红色基因已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 “金钥匙”。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先锋岗” 的红袖章是最醒目的风景线;在脱贫攻坚战场,“党员结对帮扶” 让千万家庭脱贫摘帽;在科技创新前沿,“党建 + 项目” 模式推动多项技术实现突破。这种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 的智慧,让党建工作既保持着红色本色,又充满时代活力。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红色基因始终是党的精神密码。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正以传承为基、以创新为翼,让这股精神力量融入城市乡村的肌理,走进各行各业的实践,成为驱动发展的红色引擎,书写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新篇章。(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