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来电莫轻信,可疑链接勿点击!7月15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联合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白河林业分公司,主动将反诈阵地前移,深入辖区人潮涌动的农贸集市和长白山北景区,开展了一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反诈法治宣传活动,面对面为赶集群众和八方游客送上“防骗锦囊”,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安全。
集市普法接地气
时值农贸集市日,农贸市场人头攒动,成了法院干警们开展反诈宣传的绝佳阵地。“大爷大妈,记住喽,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让您转账汇款的,十有八九是陷阱!”干警们一边递上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单,一边结合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等真实案例,用大白话拆解诈骗套路。印有醒目反诈口诀和警示漫画的宣传单页、海报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干警们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数十条,让反诈知识在“烟火气”中入脑入心。
景区“流动普法”护平安
转战长白山北景区后,干警们针对游客流动性强、商户经营特点,在人流密集处开展精准“扫街式”宣传。“扫码领礼品?小心个人信息被盗!”“宣称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非法集资风险大!”他们重点提醒游客警惕网络购物陷阱和非法集资陷阱。
面对老年游客群体,干警们格外耐心。“大娘,那些说听课送鸡蛋、免费体检的,最后都想着法子让您买高价保健品或者投资‘养老项目’,千万捂紧钱袋子!”干警们俯身讲解,结合办理过的“养生骗局”、“以房养老”等真实案例,揭露针对老年人的“温情”陷阱。他们反复提醒老人们:一定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守好自己辛苦攒下的 “钱袋子”。
筑牢反诈“司法堤坝”显成效
此次反诈宣传活动,覆盖群众及游客超过1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3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识别和防范新型诈骗的“免疫力”,在源头处加固了反诈防线。
下一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将持续履行司法职能,强化以案释法,依托公开庭审、发布典型案例、制作普法微视频等形式,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增强宣传的震慑力和说服力。畅通维权渠道,依法从严从快打击诈骗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以最有力的司法举措,为群众织密反诈“防护网”,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作者单位:白河林区基层法院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