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为青年干部搭建了广阔的奋斗舞台,也提出了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的时代要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与接班人,青年干部唯有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闯劲,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才能不负韶华、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一、深刻理解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的时代内涵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必须践行的行动准则,其内涵在时代语境中不断丰富深化。
(一)勇挑重担:在 “硬骨头” 面前敢接敢扛
“重担”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是发展路上的 “娄山关”“腊子口”。它可能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 “卡脖子” 难题,是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的 “老大难” 问题,是科技创新中 “从 0 到 1” 的突破任务,或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攻坚重担。青年干部的 “勇挑”,本质是 “敢负责” 的觉悟 —— 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墩苗历练”,把 “烫手山芋” 接过来,把
“老大难问题” 扛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践行初心。
(二)冲锋在前:在 “关键处” 彰显先锋本色
“冲锋在前” 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更是青年干部的鲜明标识。它体现在危急时刻的 “我先上”—— 疫情防控中逆行的身影,防汛救灾中筑牢的堤坝;体现在改革攻坚的 “敢先行”—— 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领域探索路径,在基层改革中突破利益藩篱;体现在为民服务的 “甘俯身”—— 在田间地头听民声,在社区楼栋解民忧。“冲锋” 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以责任为导向的主动作为,以能力为底气的果敢担当。
二、新时代青年干部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 “继承者” 和 “开拓者”,“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既是时代召唤,更是使命所系。
(一)应对复杂环境的 “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经济转型升级、基层治理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任务艰巨繁重。面对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青年干部不能 “等靠要”,更不能 “绕道走”。唯有主动挑起重担,在风险挑战中打头阵,才能在复杂环境中稳住阵脚、打开局面。
(二)传承红色基因的 “精神接力”
从革命年代 “青年先锋勇赴国难”,到建设时期 “青年突击队战天斗地”,再到改革开放 “青年闯将敢试敢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始终是中国青年干部的精神底色。新时代青年干部接过历史的 “接力棒”,必须延续这股劲、这份情,让红色基因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活力。
(三)成长成才的 “必经之路”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只有在 “重担” 中压出抗压能力,在 “冲锋” 中练出实战本领,才能从 “新手” 成长为 “能手”,从 “潜力股” 变成 “顶梁柱”。脱贫攻坚中,无数青年干部扎根乡村,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读懂 “民心”;科技创新中,青年科研干部日夜攻关,在实验室里破解 “卡脖子” 难题。实践证明,越是吃劲岗位、艰苦环境,越能锤炼真本领、成就真担当。
三、以 “五力” 锻造 “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的过硬本领
“勇挑重担” 需底气,“冲锋在前” 靠本领。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在实践中锤炼 “五力”,让担当有支撑、行动有方向。
(一)筑牢 “信仰力”,把稳冲锋之 “向”
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的 “精神之钙”。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唯有信念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在利益诱惑前保持清醒,在艰难险阻前不改初心。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让 “挑重担、冲在前” 的行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锤炼 “执行力”,夯实担当之 “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干部要克服 “眼高手低” 的浮躁,在 “学中干、干中学” 中提升能力。要聚焦主责主业,钻研业务知识,成为所在领域的 “行家里手”—— 在经济部门要懂产业、善招商;在政法系统要懂法治、善治理;在基层岗位要懂群众、善服务。同时,要培养 “马上就办” 的作风,把任务分解到具体行动,把目标落实到每一个节点,让 “重担” 有人接、“冲锋” 有实效。
(三)激发 “斗争力”,敢破发展之 “障”
新时代的 “冲锋”,往往要面对 “难啃的骨头”“难闯的关口”。青年干部要摒弃 “求稳怕乱” 的心态,敢于向积弊开刀、向难题宣战。在乡村振兴中,敢于打破 “等靠要” 思想,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基层治理中,敢于直面矛盾纠纷,用法治思维化解 “老大难” 问题;在改革创新中,敢于突破 “路径依赖”,探索符合实际的新方法。斗争不是 “硬碰硬”,而是以智慧谋突破,以韧性求实效,在 “敢斗争” 中彰显担当,在 “善斗争” 中成就事业。
(四)厚植 “服务力”,深扎群众之 “根”
“挑重担” 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冲锋在前” 的力量源泉来自群众。青年干部要始终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呼声作为 “冲锋号”,把群众满意作为 “试金石”。要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 “接地气”,听群众的 “心里话”,解群众的 “烦心事”—— 解决好 “学位、床位、车位、厕位” 等民生小事,落实好就业、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唯有与群众 “心贴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凝聚起 “一起扛” 的力量,让 “冲锋” 更有温度、更有底气。
(五)严守 “免疫力”,永葆清廉之 “色”
“挑重担” 不能 “掉链子”,“冲锋在前” 不能 “踩红线”。青年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正确看待权力,明白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坚决不搞 “特权”、不谋 “私利”;要从小事小节严起,管住 “手中权”“身边人”“生活圈”,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在人情面前坚守原则。唯有自身过硬,才能挺直腰杆挑重担,一身正气冲在前。
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青年干部的舞台无比广阔。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科技创新的前沿,从乡村振兴的田野到基层治理的一线,无数青年干部正以 “勇挑重担” 的担当、“冲锋在前” 的姿态,书写着青春的答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理想为灯、以本领为翼、以担当为帆,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者单位:肃宁县医疗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