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强化干警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理解与适用,民事审判团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由主讲法官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及实务难点进行系统讲解,民事审判团队全体干警参加学习。
授课中,法官结合审判实践,重点解读了婚姻家庭编的立法精神和亮点变化。针对“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家务劳动补偿”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条款,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对比新旧法条差异,详细阐释了适用情形和裁判标准。例如,在分析“家务补偿制度”时,法官结合具体案例指出:“新法取消了原‘分别财产制’的前提限制,更注重对家庭付出较多一方权益的平衡保护,但需综合婚姻时长、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量化补偿金额。”
随后,针对审判实践中常见的“彩礼返还”“子女抚养权争议”“婚内财产分割”等疑难问题,法官梳理了最高人民法院配套司法解释及类案裁判规则,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参会干警就“虚拟财产是否纳入夫妻共同财产”“隔代探望权认定”等新型争议展开讨论。法官强调:“家事案件兼具法律性和伦理性,裁判既要严守法律底线,也要传递司法温度,注重修复家庭关系。”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案例研讨+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在互动环节,干警们积极分享办案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法官逐一进行专业解答,并就“家事案件调解技巧”“心理疏导在审判中的运用”等实务经验进行深入交流。
培训结束后,民庭干警纷纷表示,此次学习内容贴近审判实际,对今后办理家事案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法官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审判实践,组织类似专题学习,并适时总结典型案例,形成办案指引,持续提升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合法权益,以司法力量守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作者单位:汪清林区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