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廖卫芳:让“黑名单”成为治理欠薪的一把利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6-23 字体: [大][中][小]

    为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依法给予必要处罚,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住建局发布通知,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文件要求,经市、县(区)住建部门共同研究,决定把28家企业列入“黑名单”,对其限制全市市场准入,对8家企业全市通报批评,同时建议慎重任用21名建筑业从业人员。(6月23日《江苏工人报》)

    近年来,农民工“讨薪难”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据报道,一些农民工为了成功“讨薪”,往往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讨薪”怪招:有跳楼讨薪、自焚讨薪、劫持讨薪……农民工的讨薪“怪招”无不深深地刺痛着公众的心,也一再暴露出农民工“讨薪”的艰辛与无奈。

    按说,农民工一年辛苦做到头,那点微薄的工资是应该及时获得的,而且这也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包工头或企业主却往往以种种方式和借口,能拖则拖,能欠则欠,能逃则逃,有的甚至还以暴力相待。“讨薪”成了年年上演的“连续剧”,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讨薪难”缘何年年上演呢?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对“逃薪者”的惩戒力度不够。其实,农民工之所以要“讨薪”,就是因为包工头或企业主的恶意“欠薪”“逃薪”所致。因此,“欠薪”“逃薪”是根源。虽然政府部门也年年加大力度,切实帮助民工“讨薪”,但由于只有“讨薪”而没有对“逃薪者”进行动真格的惩戒,致使“逃薪者”今年勉强付了工资,但明年、后年依然“按兵不动”,农民工的“讨薪”之路依旧艰难。于是乎,农民工的“讨薪”怪招依旧连年迭出。

    此次,江苏省连云港市住建局对28家企业实行“黑名单”惩戒,对其限制全市市场准入,这无疑是治理欠薪的一把利剑。相信,此举必定会对欠薪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当然,治理欠薪不能仅靠一份“黑名单”,更需加大对恶意欠薪、逃薪者的处罚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处罚机制,通过财务、行政、法律等一系列手段,精准打击“欠薪者”,让“欠薪者”不能欠、不敢欠。另一方面,对于欠薪者,除了列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之外,还应将其纳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在乘坐飞机、高铁、出境等方面给予全面限制,使其“一时失信,处处受限”,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倒逼其尽快还上欠薪。

    同时,从长远角度来讲,还要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立法,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和底线标准,清晰工资支付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扎紧制度笼子,真正解决农民工工资“不能欠”“不敢欠”问题,从而确保农民工的工资能及时发放到手。

    笔者以为,只有加大惩处力度,实施立法保障,再辅以“黑名单”惩戒,才能有效破解农民工工资拖欠困局,从而为农民工工资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农民工不再为拖欠工资“忧薪愁薪”。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