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翟雅婧:别让速成“农技专家”坑农害农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翟雅婧  日期:2025-5-9 字体: [大][中][小]

    在春耕备耕时节,本应是农民们为一年的丰收辛勤准备的时候,然而,一些所谓的“农技专家”却在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干着误导群众、敛财欺诈的勾当,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这些“速成专家”只需在网上突击学习三五天,就敢摇身一变,自称“农技专家”。他们传播的知识往往与实际种植经验不符,有的甚至照搬照抄、刻意夸大效果。他们还利用AI制作虚假的丰收场景,吸引那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农民。更有甚者,喊着“量子科技赋能”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推销缺乏质量保障的农资产品。而农民们由于渴望学习新技术、降低种植成本,很容易被这些伪专家的“科普—宣传—销售”套路所迷惑。

    伪专家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农业市场秩序。他们推销的农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低于国标,虽然短期内可能因大剂量使用而见效快,但长期来看,易致农药残留,会破坏农产品市场信誉,损害消费者健康,污染土壤。同时,农民对伪专家的信任危机也冲击了正规的农技推广体系,让真正的农业科研人员的成果难以获得信任,使农民对专家产生误解。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伪专家和相关利益方,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从事农技服务的行为;其次,相关机构要及时揭露和曝光这些招摇撞骗的行为,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市场行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业领域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推介,让农民能真正依靠他们;此外,加大对正规农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专业农技人才,并引导他们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服务。各地也要强化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建立农民与正规农技人员的沟通渠道。

    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不能让这些速成伪专家继续坑害农民、破坏农业发展。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农业技术服务回归正轨,让农民真正受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