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雄安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护航创新发展新征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晨晨  日期:2025-4-18 字体: [大][中][小]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和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其保护力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2025年4月17日,河北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雄安新区乃至整个河北省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司法动力。

    政策指引下的战略布局设立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着眼于服务保障雄安新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到河北省积极响应并推进相关改革举措,都为雄安知识产权法庭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为雄安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雄安中院自2021年4月整合优质审判资源组建知识产权审判庭,到2022年2月获批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跨区域集中管辖冀北六市及新区范围内的技术类知识产权一审民事、行政案件,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机制,为法庭的正式成立做好了充分准备,体现了雄安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道路上的稳步推进与积极探索。

   专业化审判提升司法效能雄安知识产权法庭作为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审判职责。它主要负责审理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和雄安新区辖区范围内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以及垄断纠纷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负责审理雄安新区辖区内除依法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之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还负责审理不服雄安新区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裁判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

    如此全面且细致的管辖规定,一方面能够整合司法资源,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化、集中化审理,避免了不同地区审判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审判团队凭借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审判经验,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高效的裁决,为当事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多方协同构建大保护格局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司法、行政、社会等各方力量协同合作。雄安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三地法院的协同联动,深化“一中院三中心”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有效衔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共同打击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此外,法庭还将积极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例如,与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审判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行业协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司法政策提供参考。

    未来展望:助力雄安创新腾飞当前,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建设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端高新产业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不断涌流。雄安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将为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它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勇于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落户雄安,推动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雄安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将不断探索创新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加强与各方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以更加专业、高效、公正的司法服务,为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全球创新高地保驾护航,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书写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篇章,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卫生健康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