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环境,唯有筑牢理想信念之心、担当作为之心、为民服务之“三心”,方能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交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优异答卷。
筑牢“风雨不改凌云志”的理想信念之心,锚定青春航向。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从革命年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支撑,到改革开放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勇气,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了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正如钱学森突破重重封锁归国献身科研、王继才32年坚守孤岛升起国旗,他们以忠诚与信仰铸就了精神的丰碑。青年干部需以党史为“教科书”,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践悟中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以“草劲何惧疾风寒”的坚贞抵御诱惑,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赤诚砥砺初心,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锤炼“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担当作为之心,扛起时代重任。担当是青春的底色,实干是奋斗的注脚。无论是抗疫一线青年突击队的逆行身影,还是乡村振兴中驻村书记的田间足迹,抑或是冬奥赛场上运动健儿的拼搏姿态,无不彰显着中国青年敢闯敢试、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青年干部当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基层治理最前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又要打破路径依赖、创新破局,以“闯”的魄力、“创”的劲头破解难题,在实干中锻造“政策活字典”“业务多面手”的过硬本领。
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服务之心,厚植人民情怀。为民初心是青年干部的价值原点。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研发青蒿素的坚守,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崇高境界。青年干部须常怀“空杯心态”,俯身倾听民声,用心感知民需,将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要摒弃“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多讲“百姓话”、多干“实在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解决急难愁盼,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民心,让青春在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中绽放光彩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生逢其时,更应知重负重。以理想信念铸魂,以担当作为立身,以为民服务扎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三心”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