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罗枞:青年干部的四好标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罗枞  日期:2025-4-2 字体: [大][中][小]

    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面对百年变局与复兴重任,青年干部既要“仰望星空”锚定方向,更要“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以“政治素质好、能力本领好、担当作为好、廉洁自律好”的“四好”标准为标尺,在知行合一中锻造过硬品格,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锤炼“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品格,立稳忠诚之根。政治素质是青年干部安身立命的“第一标准”。从长征途中“跟党走”的坚定誓言,到脱贫攻坚战中“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庄严承诺,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青年干部须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环境中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讲政治贯穿于履职尽责全过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中淬炼“政治三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练就“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过硬本领,筑牢成事之基。能力本领是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硬核支撑”。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呈现新特点,若只有“想干事”的热情而无“能成事”的智慧,必然陷入“本领恐慌”。青年干部当以“空杯心态”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既要精研政策法规成为“政策通”,又要掌握群众语言善当“泥腿子”。从黄文秀用“扶贫日记”丈量百坭村的每寸土地,到航天青年团队在逐梦苍穹中突破技术壁垒,无不证明:唯有在基层一线经风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壮筋骨,才能锻造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复合型能力,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多面手”。

    涵养“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扛起时代之责。担当作为是青年干部最鲜明的精神标识。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既是职责所系,更是使命所托。无论是疫情防控中“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逆行身影,还是科技创新中“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坚守,青年干部始终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姿态挺立潮头。新时代的担当,既需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更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要主动跳出“舒适区”,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以“钉钉子精神”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彰显青春价值。

    坚守“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洁底线,擦亮干净之本。廉洁自律是青年干部不可逾越的生命线。“年轻”本是优势,但若在权力、诱惑面前失去敬畏之心,便会成为“早节不保”的隐患。从《人民的名义》中“小官巨贪”的警示,到现实中一些青年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的教训,都在告诫: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青年干部须常怀“敬畏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时刻以党章党规为镜正衣冠,以纪律规矩为尺量言行。要发扬“吃苦不言苦、知足不满足”的作风,远离“小圈子”、不碰“高压线”,让清廉如水、正气如虹成为青春最纯粹的底色。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新时代赋予青年干部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四好”标准为航标,在忠诚中铸魂、在实干中强基、在奉献中担当、在清廉中致远,青年干部必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