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廖卫芳:给“跑腿送学”服务“踩刹车”很有必要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4-1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一则“喊跑腿接送孩子”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火爆出圈并引发效仿热潮,不少家长为图便利,尝试通过跑腿服务解决孩子上下学无人接送的难题。为此,宁波市消保委昨日发布风险提醒,明确指出此类行为涉嫌监护失职、合同失效及非法营运等多重法律风险,并呼吁家长停止这一危险操作。(4月1日《宁波日报》)

    近年来,随着“跑腿经济”的兴起,各种“代跑腿”服务应有尽有,比如代取物件、代办事务等。可以说,“代跑腿”服务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日常生活的便捷,而且也让不少“跑腿人”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可谓是一种双赢服务。

    但据了解,“代跑腿”服务也开始延伸到为家长提供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服务中。表面上看,有了“跑腿送学”服务,家长可省去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不便,让家长可安心上班,或办理其它事务。但殊不知,“跑腿送学”服务存有多重风险和隐患,家长还需“三思而后行”。

    一方面,让骑手“跑腿送学”,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风险。比如,有的骑手只有一个安全头盔,而孩子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孩子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让骑手“跑腿送学”,万一骑手是“假冒”骑手,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被诱拐、被性侵的对象,孩子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而且,“跑腿送学”一旦引发纠纷,家长维权、赔偿也会成为一个既耗时间又耗体力的过程。

    加之,“跑腿送学”服务也明显违反相关平台规则,比如“美团跑腿”等主流服务平台,早在服务协议中就明确将“接送孩子”列入《禁止帮送名录》中,家长与骑手私下达成的协议可能因违反平台规则或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一旦发生纠纷,也将导致当事人维权困难。同时,由于一些骑手通常不具备专业保育资质或校车服务许可条件,家长单方面委托其接送孩子上下学,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给“跑腿送学”服务“踩刹车”。一方面,平台应积极承担起把关的主体责任,严把审核关、准入关,绝不让骑手擅自接单“跑腿送学”服务。对擅自接单“跑腿送学”服务的骑手可采取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甚至从业禁止等多种方式予以处罚,倒逼其遵守平台相关规则,不再违规接单“跑腿送学”服务;另一方面,交警部门不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对骑手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规制骑手提供“跑腿送学”服务,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上路巡查等方式,对私自接单“跑腿送学”服务予以严惩重处,从而合力遏制“跑腿送学”服务。

    同时,作为家长,如果确需送娃上下学服务,也可选择正规校车或具备资质的托管机构,并与托管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核实受托人资质。切忌不管三七二十一,为了图方便、省力,而擅自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服务轻易交给陌生骑手,给孩子的安全埋下风险和隐患。

    当然,“跑腿送学”服务不能提倡,但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难题也应得到重视和解决。近年来,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打通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堵点。比如,北京等地开通“通学公交”,从社区端到学校端“点对点”接送孩子,家长可以实时监测孩子乘车状态,车上还有乘务员、志愿者等护航;在长沙,家长可以众筹定制公交线路,公交车在家门口定时、定点接到孩子;在杭州,一些社区推出了“共享奶奶”,帮助家长接娃上下学。这些好举措、好做法既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让家长放心、安心,这无疑值得各地“抄作业”。(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