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积极探索创新述法方式,以“创新述法机制、压实法治责任、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主题式述法+场景化评议+闭环式整改”模式,实现从责任传导到质效提升的治理机制。
亮点一:主题式述法精准聚焦痛点 差异化答卷疏通法治堵点
会议首次推行“一述一主题”差异化述法模式,聚焦法治建设与重点工作、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命题,精准划定述法“责任田”。9名乡镇及县直部门党政“一把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现场“应考”。县政府办主任以“法治+营商环境+招商”为切口,系统介绍涉企检查规范、投诉处理效率双提升的务实举措。县卫健委主任结合“法治+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点解读“祁门黄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机制,以法治护航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县公安局创新“练兵+考评”机制,通过师徒结对模式推动执法质效提升。
亮点二:场景化评议构建述法仪式 多维度评分强化监督刚性
优化会场布置,设立述法发言席,营造严肃、公正的氛围,让述法者直面观众,增强责任感。评议团由县委领导、“两代表一委员”及企业群众代表组成。县委书记、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主任现场逐一点评,评议团对照《评分细则》从“问题查摆深度、措施可行度、案例典型性”等维度现场打分,并设置“合格线”与“优秀门槛”。工作人员实时统计得分,最终评议结果将作为干部考核重要参考。特别是针对得分低于60分的单位,县纪委监委将启动问责程序,倒逼述法制度长出“牙齿”。
亮点三:案例化通报聚焦风险防控 精准化举措护航产业发展
会议通报了2024年全县行政诉讼败诉率、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等核心指标,并首次解读合法性审查典型案例,聚焦历史遗留问题治理与决策程序规范两方面,深层次剖析重点领域政策执行中的法律风险防控难点。针对制度短板,会议专题部署决策流程制度完善,落实“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制度,实现审查关口前移。
会议通过创新述法机制与产业法治融合实践,推动祁门县法治建设进入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并重的新阶段。既压紧压实了“关键少数”法治责任,又形成了法治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