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至,集中祭扫迎来高峰期。不能到现场去祭奠逝去的亲友,成为不少人的遗憾。近几年,各地墓园推出“代客祭扫”便民服务,为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场的委托人提供全方位祭扫服务。(3月23日 极目新闻)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众所周知,清明节是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每到清明节前后,一些在外的游子们都将想方设法赶回老家,或扫墓,或祭拜,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但据了解,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远在外地的游子们,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赶到墓地现场进行扫墓或祭拜,这成了不少人的一种遗憾。于是,有的人不得不采用“网络祭奠”,有的人甚至干脆请人“代祭扫”。
以“代客祭扫”为例。虽然这一新兴职业的兴起,为那些远在外地、无法赶回老家现场祭扫的人提供了方便,但“代客祭扫”却极易引发一定的矛盾和纠纷。比如,存在代扫者随意报价,或漫天要价现象,甚至出现代扫者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的情形,等等。由于举证难,一旦代扫者违约,雇主往往遭遇“维权难”,这无疑令人心感不快。
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给“代客祭扫”服务撑起一把规范伞。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业规范和标准,比如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让代扫者有“规”可循,有“标”可依,按“规”服务,对“标”收费,切忌各人各“标”,无序乱收费、高收费,而让“代客祭扫”服务打折扣。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那些乱收费、高收费,或只收费不扫墓的违规代客祭扫行为,必须动真格予以整顿和查处,切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不规范的“代客祭扫”服务破坏整个行业生态。
当然,消费者如果真的需要“代客祭扫”服务,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而且双方应就彼此的相关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约定,特别是保留好提供服务方的身份信息、付款凭证、书面的聊天记录等,有条件的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并经由正规的第三方监管平台或账户付款,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防止出现收费后不提供服务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
我们相信,只要给“代客祭扫”服务撑好一把规范伞,再辅以监管跟进,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就一定能让“代客祭扫”这一新兴职业行稳致远,从而让更多远在外地的人既能弥补不能赶回老家祭扫的遗憾,又能实现祭扫的心愿。(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