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繁花似锦,赏花专列宛如灵动的纽带,穿梭于广袤乡野,悄然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将烂漫春光转化为发展的蓬勃动力。
赏花专列串起了乡村旅游的 “珍珠链”。以往,乡村景点分散,交通不便,游客难以抵达,即便景色迷人,也只能 “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赏花专列呼啸而来,把一个个散落的乡村花海、田园风光等特色景点紧密串联。像成都铁路部门加开的“熊猫专列”,将平坝万亩樱花园、万峰林等胜景连为一体,一趟列车便能带游客领略多地春日美景,让乡村旅游资源从孤立走向联动,极大提升了旅游吸引力,源源不断地为乡村输送客流,激活全域旅游的一池春水。
赏花专列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加速度”。随着赏花游客纷至沓来,乡村不再只有单一的农业种植,“赏花+”模式蓬勃兴起。在四川成都,“花田烧烤”“花田火锅”等“赏花 +美食”融合业态备受追捧,游客在享受花香的同时,品尝特色佳肴;云南罗平,油菜花不仅供人观赏,还构建起油菜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赏花专列带来的人流,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协同发展,让乡村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花期经济” 突破时空局限,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赏花专列塑造了乡村风貌的“新名片”。当钢铁长龙载着游客驶入乡村,乡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迎接游客,乡村加强环境整治,修缮道路,提升公共服务。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乡村文明新风尚。例如陕西“丝路号・三秦四季”专列穿行花海时,举办汉服雅集、非遗展演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文化魅力,使乡村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塑造出独特的文化标识,吸引更多人关注,进一步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赏花热”到“产业旺”,赏花专列承载着春日经济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它让乡村的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在城乡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助力乡村在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上庄镇新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