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孙煜晰:以青春之"为"答好新时代"有位"之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煜晰  日期:2025-3-20 字体: [大][中][小]

    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干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既要在其位谋其政,更须以有为创有位。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方位,青年干部唯有以"愿为"之心砥砺初心、以"能为"之才应对挑战、以"善为"之智开拓新局,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答卷。

    一、破除"佛系"迷思,在知行合一中挺膺担当

    思想上的"躺平"如同慢性腐蚀剂,会让青年干部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斗志。有的干部抱着"不贪不占,啥也不干"的消极心态,把岗位当"驿站";有的存在"击鼓传花"的侥幸心理,把责任当"皮球"。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是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初心使命的淡化。黄文秀将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用生命诠释初心;"嫦娥"团队青年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在月背刻下中国印记。这些时代楷模启示我们:唯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干事创业,才能在新时代坐标中找到人生价值。

    二、锻造攻坚本领,在经风见雨中淬火成钢

    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考题,不少青年干部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本领恐慌。数字化转型中的治理难题、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困局、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转型,都在考验着干部的实战能力。当学习从"软任务"变成"硬本领",调查研究就应成为基本功,专业训练要化作必修课。就像杭州"城市大脑"团队用算法破解交通治理难题,福建"科特派"队伍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新时代青年干部需要既当"政策通"又做"多面手",在实践中锤炼扛硬活、打硬仗的"铁肩膀"。

    三、突破创新壁垒,在敢闯敢试中开创新局

    打破思维定势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当"路径依赖"遭遇"发展瓶颈",唯有创新才是破局之道。海南自贸港建设打破条框限制,闯出制度型开放新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颠覆传统审批模式,重塑政务服务生态。这些改革实践昭示:新时代的善为,既要传承"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更要掌握"把握规律性"的方法。青年干部当涵养"站在后天看明天"的前瞻思维,善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工具,在守正创新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年干部肩负的不仅是岗位职责,更是时代重托。从脱贫攻坚主战场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从科技创新最前沿到改革开放深水区,无数实践证明:唯有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把"有位"当作为民服务的舞台,把"有为"化作砥砺奋进的注脚,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当青春的热血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有位"与"有为"的辩证法必将演绎出最动人的实践篇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