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是各级政府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上级部门普遍将整治“形式主义”打包成一项专项任务“甩”给基层。有基层干部在采访中告诉我们,整治“形式主义”,无形中却催生出新的“形式主义”。这造成基层“自己上报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更不敢提自己解决不了的“真问题”。(12月3日 澎湃新闻)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上级部门在推进形式主义整治时,往往将其视为一项专项任务,以“打包”的方式简单地甩给基层。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治工作的实效性,因为基层干部在面对来自上级的多重压力时,往往不得不迎合形式,甚至出现了“整治形式主义”的新形式主义现象。换句话说,整治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形式主义,令人堪忧。
基层干部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整治形式主义不仅没有减轻工作负担,反而使他们在自身问题的上报和解决方面更为谨慎。因为在现有机制下,一旦自己上报问题,可能会引来上级的进一步检查和质询,而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又担心自己会受到追责。这样一来,基层干部在面对问题时往往选择“隐瞒”,无形中加重了问题的复杂性。
同时,形式主义的整治往往聚焦于表面现象,这也导致了一些基层干部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重视上报任务、完成表格等形式上的工作,而忽视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局面使得基层干部无法真正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的实质性工作上,最终导致了政策落实的不力,甚至影响了群众的满意度。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有效地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如何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上,成为了我们面临的艰巨挑战。首先,必须从强化责任意识入手,上级部门在分派任务时应减少形式化的指标考核,鼓励基层干部真正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核的形式,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自由度去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解决方案。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上级部门应该主动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真实而深入地参与到基层的工作中去。通过定期的座谈、访谈等形式,让基层干部能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对形式主义的看法和对工作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有助于上级部门更好地把握政策落实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者,培训和资源支持也不可或缺。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支持,加强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开展关于如何高效服务群众、合理进行工作总结与反思的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同时,上级部门也应承诺,给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确保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再孤立无援。
最后,社会各界的参与同样不容忽视。通过鼓励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可以有效完善监督机制,使得形式主义无处遁形。社区的力量、群众的意见都可以成为推动整治形式主义的有力武器,让基层干部感受到来自群众的支持与期待,从而激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主动地服务于人民。
整治形式主义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通过减少上级的任务轰炸、加强沟通、提供资源以及引入社会参与,可以逐步解决基层干部面临的困境,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形式主义的“减负”,让基层干部在群众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作者单位:刘台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