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海省积极推进专业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多个业务部门班子“专才”配比普遍过半的显著成效。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更提升了治理效能,为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青海省委组织部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有针对性地选拔熟悉生态环保、工业经济、资源开发、财政金融、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干部。通过系统分析干部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分类建立了财政金融、农牧、科技创新等14类专业干部人才库,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储备和使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青海在生态环保、公检法、统计审计等业务部门领导班子中,专业型干部配备比例普遍达到50%以上。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熟悉党建、经济、生态等领域的干部占比高达83%。这一比例的提升,不仅反映了青海省在干部选拔上的专业性要求,也体现了对专业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
青海省的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并非孤例,全国多地也在推进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例如,黑龙江省委统筹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的干部资源,研究制定专业干部配备专项计划,确保专业干部数占比60%以上。扬州市邗江区、安庆市大观区等地也通过精准设岗、科学引才,有序招录一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着力打造专业干部“蓄水池”。
青海省的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提升了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也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专业干部的配备,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干部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职业机会。
总之,青海省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通过精准选拔、优化结构、全国多地推进等一系列措施,青海省为专业干部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期待青海省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更多成果,为全国的干部队伍建设贡献更多的青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