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廖卫芳:槽头肉做梅菜扣肉,这让食客情何以堪?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4-3-17 字体: [大][中][小]

    梅菜扣肉预制菜销售持续火爆,成为预制菜销售的“顶流”。2024年1月初,央视记者来到了安徽省阜阳市。知情人士称,当地个别预制菜生产企业存在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的情况。(3月17日《扬子晚报》)

    梅菜扣肉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美味菜肴,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和青睐。但如果告诉你,梅菜扣肉的原材料是槽头肉,你还会觉得梅菜扣肉是一道美味菜肴吗?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反胃、恶心,甚至想吐。

    众所周知,梅菜扣肉的原材料应该是五花肉,这样的梅菜扣肉才是地道的、正宗的。但为何餐饮企业不用五花肉而改用槽头肉呢?据报道,原来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批发价一斤仅3元左右。如此悬殊的价格差,怪不得餐饮企业会选用槽头肉做梅菜扣肉。

    据了解,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肉,因槽头肉上淋巴较多,多数老百姓往往并不会食用槽头肉。如果餐饮企业要选用槽头肉,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要求,对屠宰后的猪必须进行“整修”,比如对可视病变淋巴结要整修、对肾上腺和残留甲状腺等要摘除。

    但据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一些餐饮企业在使用槽头肉做梅菜扣肉时并未严格处理,而且,肉类加工车间里,没有任何保护、隔离和消毒措施;车间内污水横流,地面上、灶台上污浊不堪……这无疑既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食品健康安全。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槽头肉做梅菜扣肉事件,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严查处”。市场监管、消保委、食安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甚至追究刑责等多种处罚手段,让无良餐饮企业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也付出“禁业代价”,更付出“刑责代价”,倒逼餐饮企业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严督查”。相关监管部门应举一反三,紧盯食品生产环节,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既要对梅菜扣肉预制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督查,又要对其它预制菜企业进行突击检查,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类似威胁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事件不再发生。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通过典型案例判罚,以案释法,以案警示,提醒更多的预制菜企业要树立“安全至上”的经营理念,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规避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大于天。”笔者衷心希望相关监管部门能把食品安全的监管、督查、处罚等工作“做在平时,管在平时”,以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无死角”“无漏洞”,从而让各种预制菜成为一道道“放心菜”“安全菜”。如此,类似“槽头肉做梅菜扣肉”的新闻才不会年年被曝光。(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