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犹如一条巨龙在蓝天碧水间蜿蜒盘桓,同近岸浅滩、远海大洋相互映衬。从宁波甬江的出海口向西北方向眺望,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枢纽互通工程——滨海互通,犹如一朵莲花绽放在波光粼粼的灰鳖洋之上,蔚为壮观。
12月8日,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正式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建成,具备通车条件。同时也标志着杭甬两城之间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即将投入运营,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交通“硬核”力量。作为该项目九大互通之一的滨海互通工程,因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建造工艺新而备受关注。(12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走近大国工程丨杭甬双城海上互通探访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
从新中国建设初期,新中国一穷二白,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经济腾飞时代,也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加速阶段,自行设计和建造了一大批标志性的大国工程。再到进入 21 世纪,中国进行前瞻性全国大布局,建设的大国工程规模更加庞大,重点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重点建设一大批关系全局与未来的重大项目,让中国真正实现全面“硬核”,尤其是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生态等基础性设施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只有世界大国才有大国工程,只有大国工程才能是世界工程。这些大国工程彰显出真正的中国“硬核”,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从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到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一项项大国工程彰显出中国力量;迈进2023年,从“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投产,到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集中开工,一项项大国工程相继传来好消息,一个个国之重器、一张张国家名片令人惊叹,充分彰显出中国力量,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一路走来,大国工程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体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雄厚实力,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更充分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大国工程的背后还凝聚着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建造中面临着海中大型锚碇基础施工难度大、混凝土超高索塔建造难度大等公认的“五大难”。面对困难,建造者们以众志成城的决心、不肯服输的骨气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边摸索边前进、边总结边实践,最终在珠江口上再次架起了一道钢铁之弧。在工程建设中每一项核心技术都是一座需要攻克的山头,唯有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之,中国在工程领域的发展成就无疑彰显了其强大的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工程项目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和尊重。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通过工程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和合作空间。未来,我们还将有更多大国工程亮相,继续书写奇迹,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助力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断迈进。(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