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把中央和国家机关比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把地方党委比喻为“中间段”,把基层党组织比喻为“最后一公里”。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最初一公里”,而重心则在“最后一公里”。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关乎着国 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还是其他各项“硬任务”的完 成,都有赖于织密基层社会治理网,从而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
先行先试,聚焦智慧用心,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服务的见证者。在基层治理中发动改革创新精神,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才能实现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因此,要从基层治理矛盾最为突出、改革呼声最高和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创新服务手段,打造集成化移动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智慧生活服务,构建起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公共安全为一体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和模式,让群众见证只能智慧化治理的成效。
群防群治,聚焦精准精细,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服务的参与者。基层流动大,管理难度高,治安隐患大。在传统行政式的基层管理方式下,管理的越多矛盾越多,群众意见越大。为此,要将基层治理中的大事、小事和私事分流处理,从而实现精细化治理。不大包大揽,不介入过多具体事务。培养群众责任意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基层事务,该由社区处理的事物,要在自治的前提下,依法办的群众满意;属于社区群众家的私事,由相关部门和社区引导。
善作善成,聚焦高效便民,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服务的受益者。相关部门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违章执法从耗时费力变成一扫就成,提升的是办事效率,受益的是基层群众,因而,基层治理和服务要主动作为,善作善成,依托数字信息系统数据库,解决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免去群众多次的奔波。下沉服务终端,优化办事流程,降低办事成本,将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项业务,打通治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人才活力上做加法,在基层负担上做减法,在凝聚合力上做乘法, 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固本之策,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必将推动基层实现高效能精细 治理,蹚出一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作者单位:海兴县小山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