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瓜州公安交警:织密电诈与交通安全“双防网”筑牢基层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  日期:2025-6-4 字体: [大][中][小]

    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扎实开展“电诈宣防百日行动”工作。近期,瓜州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足“入户走访”主阵地,将“反诈知识+交通安全”宣传深度融合,把“反诈密码”与“出行安全”入户到家,实现“一次走访、双重科普”的宣传实效。

    一、反诈宣传有“套路”拆解。民辅警以“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投资理财”等高频诈骗案例为切入点,结合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虚假服务、百万医疗保障、机票退改签、刷单返利、约炮等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提醒群众要提高警惕。向青少年普及涉“两卡”违法犯罪的情形及后果,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一旦出借、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电话卡被诈骗分子利用,不仅自己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还会对身边的亲朋好友造成财产损失,提醒青少年群体不要贪图小利,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手把手教老人识别“96110”反诈专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

    二、交通安全划“重点”讲解。民辅警进入辖区敲门入户,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以案释法,向广大居民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重点讲解骑乘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儿童乘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通过发放图文手册、现场讲解安全头盔佩戴方法,讲解“一盔一带”重要性,同步强调酒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居民养成“守法出行、文明礼让”的习惯,将一颗颗“安全种子”播进居民的心田。

    三、“暖心互动”,贴近群众需求。民辅警入户宣传电诈和交通安全,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面对面讲解向群众详细介绍诈骗手段,提醒辖区群众“陌生链接不点、陌生电话不接,要做到不轻信陌生人言、不点击不明链接、不盲目添加好友、不给陌生人汇款”;针对老年人群体,民辅警用“拉家常”的方式把反诈知识送到家门口,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同时,民辅警对于有私家车的家庭着重强掉了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的危害,提醒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系好安全带等。这种“上门服务”“零距离”宣传,让安全知识从文件变成了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既消除了宣传盲区,又让大家感受到交警服务的温度,不少居民主动分享身边案例,形成“人人参与、共同防范”的氛围。

    四、“长效守护”,构建安全共同体。此次活动累计走访住户36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解答咨询5000余次。公安交警仍将持续推进“入户宣传+常态治理”模式,联合社区建立“安全网格”,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氛围,实现安全宣传的常态化、长效化,让电诈防范与交通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为辖区群众织密“安全防护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