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赵一鸣: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激扬清风正气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一鸣  日期:2025-4-9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作风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必答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如何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激扬奋进力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十年来,八项规定从一张薄薄的纸张,逐渐成为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从会所歪风、车轮腐败,到文山会海、指尖形式主义,作风建设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少了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更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中。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海“一网通办”实践,治理效能的提升,正是作风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当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成为新挑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新表现。有的地方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政务APP过多过滥;有的领域出现“材料出政绩”的数字造假;更有甚者将违规吃喝转移到私人会所。这些新变种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需要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需要求真务实之风保驾护航。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只有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才能在新征程上赢得未来。

    查摆问题,要用好“显微镜”和“手术刀”,既查找显性问题,更剖析思想根源;整改落实则需建立台账式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创新监督方式,探索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协同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发现作风问题,让群众监督成为作风建设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同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防止简单化问责挫伤干部积极性,真正实现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

    当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投身乡村振兴,当群众在办事窗口感受到效率与温度,作风建设的成效便有了最直观的检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以更高标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更严要求投身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风建设是党心民心所系,是事业成败所依。让我们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清风正气,以优良作风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