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李芊成:“贵州之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风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芊成  日期:2025-3-28 字体: [大][中][小]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习近平总书记的贵州之行,为当地发展锚定了方向,贵州人民紧跟指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各领域成果斐然,尽显中国现代化新风采。

    产业蝶变,激活发展新引擎。从产业领域来看,总书记高度重视贵州的产业发展,强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贵州牢记嘱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白酒产业领域,茅台、习酒等龙头企业在坚守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积极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创新升级。自动化酿造设备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减少了人力成本。与此同时,贵州敏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军企业的落地,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集聚。

    文旅融合,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从文化与旅游领域来看,总书记考察肇兴侗寨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贵州积极响应,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当地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侗族大歌队、侗戏班的组建,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特色民宿、侗族手工艺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此外,贵州的 “村超”“村BA”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火爆出圈,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成为宣传贵州的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繁荣。

    生态优先,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从生态环境领域来看,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贵州坚定不移地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在守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路径。在赤水,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竹产业。茂密的竹林不仅为赤水赢得了 “竹子之乡” 的美誉,还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 “绿色银行”。围绕竹子,赤水发展了竹编、竹雕等特色手工艺品产业,以及竹纤维、竹板材等加工产业。同时,赤水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了多个生态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民生保障,共享发展新成果。“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民生领域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要抓好民生保障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教育方面,贵州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增加了学位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医疗领域,贵州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国家规划,规划布局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贵州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独山县教师新村小区经过改造,道路变得宽敞整洁,停车位规划合理,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总书记的贵州之行,为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他的指引下,贵州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行,以高质量发展为笔,绘就人民幸福、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新画卷,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宝贵经验与力量。(作者单位: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