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韦绍行:放在母亲坟头的硬水果糖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韦绍行  日期:2025-3-24 字体: [大][中][小]

    清明将至,已是“古稀之年”的我,携儿带孙回老家祭扫先祖。刚回到家的那天旁晚,怀着对已逝母亲的深深怀念,我独自拿着一包桔子味硬水果糖,来到久违但又十分熟悉的母亲坟前。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温暖而又酸涩的光芒。于我而言,那桔味硬水果糖,便是这样一颗受到独特崇拜的星神,承载着我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愧疚。

    小时候,日子过得清苦,家里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但母亲每次赶集,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而这惊喜,更多的就是那一颗颗包装简单却无比诱人的桔味硬水果糖。

    家中兄弟姐妹六人,每次母亲买糖,必定是刚好六颗。她将糖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像是捧着稀世珍宝。我们六个孩子,此时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期待地看着母亲手中的那个小纸包。母亲依次将糖果递到我们手中,看着我们迫不及待剥开糖纸,将糖放入口中,她脸上便会绽放出满足的笑容。那笑容,比糖还甜,深深烙印在我蒙童的心里。

    那时的我,满心欢喜地享受着糖果带来的甜蜜,却从未注意到母亲眼中的无奈与渴望,从未想过母亲也会想吃上一颗糖。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母亲将所有的爱与关怀,全都倾注在我们身上,自己却默默地忍受着一切艰难困苦。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母亲在岁月和重担的围困下,身体逐渐衰弱,最终离我们而去。记得她走的前4天,依然强忍着病弱的身体,步行十多里路最后一次赶街,回来时衣袋里仍然装着买回的六颗糖果。那时三妹在乡里住校读高小,得星期六晚上才能回家,可惜母亲在星期五晚就离开了我们,我和姐姐在给她换“寿衣”时发现,母亲给三妹留的那颗糖还留在她的衣袋里,这时我才幡然醒悟,母亲直到她生命的尽头,一生都未曾尝过她无数次买给我们的水果糖。这个醒悟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灵。

    天色将晚,天空飘着丝丝细雨,仿佛也在为我这段悲伤的童年往事落泪。我站在那母亲墓前,打开纸包,手中紧紧握着包里的桔味硬水果糖,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缓缓跪下,轻轻地将水果糖一颗一颗地摆放在母亲的坟头,就像当年母亲把糖果轻轻地送到我们兄弟姐妹的手上一样。

    “妈妈,您尝尝,这是您买了无数次,却从未尝过的水果糖,我特地从南宁买回来给您的。……”我喃喃地对母亲说着,没说上两句,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时,我多么希望在那个世界里的母亲回到外的身边,听着我说的几句报答她的话,吃上一颗儿女报恩的糖果。但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我只祈望这些糖果的桔子味道,顺着坟地“天人感应”的气场,给母亲捎去一丝甜蜜,让她在那个世界里增加一些安慰和安乐。

    晚风轻轻吹沸,带走了我哀痛欲绝的悲伤,却带不走我对母亲眷恋难舍的思念。看着那一颗颗在雨中闪烁着微光的水果糖,我知道,母亲的爱从未离去。那些童年时的糖果,是母亲无私挚爱我们子女的见证,而如今放在坟头的糖,是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无尽的遗憾,此时此刻,我再一次经受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灵悲哀与楚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