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五个强化”推动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见行见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亚萍  日期:2025-3-21 字体: [大][中][小]

    为进一步强化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城区交通秩序,肃州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清违治乱”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区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构筑“立体化”责任体系

    按照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要求,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调度会、推进会,成立由“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整治方案,创新实施“1336N”工作体系(即1个整治方案统领,3大重点区域攻坚、3类突出违法严查、6项长效机制保障、N个查处点位巩固),建立“周研判、旬调度、月考核”工作机制,分局主要领导每周下沉一线督导检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肃州分局牵头,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六部门协同配合,构建“党委领导、专班推进、大队主抓、全域联动”立体化工作格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为整治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智慧治理,科技赋能打造“全时空”巡防网络

    按照“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科学布防”原则,创新实施“三圈三线”警力布防模式。在新城、老城、城郊等三大重点区域设置31个固定查处岗,在新城区二三期主干道、老城区四大街、环城路部署15组机动巡逻队,日均投入警力100余人,构筑“点线面”巡逻防控网,不断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成了集视频巡查、信号管控、指挥调度为于一体的指挥管理体系,巧妙融合科技巡查优势与传统街面巡查经验,构建起“视频巡查+地面机动组”全时空巡查新模式,借助视频巡查,及时发现交通堵点和各类违法行为,通过扁平化指挥调度就近警力进行处置,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三、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共治激活“多元化”治理功能

    以城市交通秩序精细化管理为契机,建立交警、城市管理、交通运输、住建、市场监管、教育局“六方联动”机制,以“清违治乱”为重点,明确责任目标,压实主体责任,联合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非法运营等违法乱象。严格落实“三支援”实体化运行,机关、派出所警力对全区32所中小学,58处护学岗,28个高峰岗进行了全力支援,重点加大“一早一晚”的交通秩序维护。探索形成“交警绿+劝导红+志愿蓝”的服务模式,联合社区网格员在北关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周边划定“护学通道”,组织蓝天救援队、文明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在高峰时段开展“文明劝导我先行”活动,对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以多种力量汇聚最大合力助推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提质增效。

    四、强化路面管控,重拳出击筑牢“零容忍”安全防线

    紧盯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以“严管十条”为抓手,结合“1336N”工作体系,动态优化“定点查处+机动巡逻+集中夜查”勤务模式,形成全天候高压严管态势,发送告知短信34000余条,拖移僵尸车120辆,每周开展2次集中夜查,严查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特别是在非机动车整治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处罚、劝导、积赞”体验式教育多种选择,推动建立“交警处罚+单位通报+学校教育”三级考评机制,既彰显了执法力度,又传递了城市温度。目前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骑乘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

    五、强化安全宣传,全域覆盖营造“浸润式”宣传氛围

    坚持“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常态化开展“七进”宣传,组织警力走进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开学第一课”“法制进校园”“驾驶员安全培训”等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15场,覆盖1.2万人次。通过酒泉日报、肃州融媒、公安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交通秩序整治视频及图文信息15期,曝光典型违法案例240起,在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铁骑小喇叭”警务优势,把交通安全宣传渗透到日常勤务活动中,以铺天盖地之势形成“处处有提示、时时受教育”的普法氛围,向交通参与者讲清交通违法行为危害,引导其树立正确交通安全理念,提升市民安全出行意识。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