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想做好做实,就必须具备“三力”,即:脚力、眼力和脑力。
基层工作要有“丈量大地”的脚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必须迈开步子、走出屋子,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掌握最真实、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焦裕禄同志为治理兰考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害”,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治理“三害”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基层干部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在深入调研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基层工作要有“明察秋毫”的眼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基层工作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如果没有一双敏锐的“眼力”,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时刻关注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妥善解决。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作为,为群众排忧解难。
基层工作要有“运筹帷幄”的脑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基层工作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基层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探索基层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同时,要学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谋划工作,为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脚力、眼力和脑力,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三大法宝”。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和脑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政府)